本期受訪會員簡介
會員姓名:張鈞(Jerry Zhang)
所屬行業:咖啡行業
入駐中心名:深圳福田東方新天地16樓創富港共享辦公空間
企業名稱:TNI KING COFFE
“其實創過業才清楚,創業成功的第一桶金都是帶著血和淚的?!?/span>
“錢是可以掙的,但沒有必要去跪著掙錢?!?/span>
“現在社會都用錢多少來衡量成功,但工作的愉悅感、成就感我覺得也是非常重要的?!?/span>
“我想做我自己,就是很固執地想做我自己?!?/span>
——張鈞
張鈞,復旦大學MBA,一個擁有30年快速消費品行業中國區銷售和市場管理經驗的上海人,曾就職于聯合利華、中糧、寶隆洋行及娃哈哈,目前在TNI KING COFFE任職大中華區總經理。
第一眼見到張鈞的時候,我們都驚訝了,因為看著太年輕了,一點也不像是50歲的人,而且舉手投足間透露出滿滿的自信。在整個訪談過程中,張鈞將上海人的精明、理性和優雅、溫和展現得淋漓盡致,從畢業打工,到創業那幾年,再到進入TNI KING COFFE,30年的從業經歷他都娓娓道來,提起市場營銷,他更是興致勃勃,侃侃而談。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在快消品行業這30年是如何堅守自我、突破困局,走出職業發展困境的吧!
01
天生營銷人,3年從8個億做到18個億
張鈞1991年大學畢業后,前20年基本都是在外企工作。從市場營銷Marketing出身,到負責市場營銷和銷售,再到現在擔任TNI KING COFFE整個大中華區總經理,張鈞覺得在外企工作的整個經歷,是比較好的一個經歷,對那個時候年輕的自己影響非常大。
“首先是思維模式,有比較好的一個初期培育,像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這些邏輯思維,對后期職業生涯幫助是非常大的;還有就是很多外企公司都會強調的Teamwork,把這種團隊精神帶到后續的工作當中;另外一個就是語言能力,特別是像我們這個年齡的,英文流利的人非常少,我沒有海外留學的經歷,但我覺得英文的流利或者是掌握一門外語也是非常重要的,它可能會在你的職業生涯中加分不少?!?/span>
張鈞是適合做市場營銷的。2004年,他加入了寶隆洋行,那時候寶隆洋行的多美滋奶粉一年的營業額大概有8個億左右,而張鈞在寶隆洋行的第三年,就跟團隊一起把營業額從8個億做到了18個億。雖然最后達成的成果很喜人,但當時張鈞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,不僅要不斷地去了解、深挖整個國內市場跟經銷商,還小心謹慎地去挑戰、提高自己的判斷力。
說到這里,張鈞也強調說,他們僅3年就將營業額翻了一倍多,整個銷售體量是基于市場的一個良性發展,絕對不是通過壓貨來完成的,他們不會通過這種方式竭澤而漁。
而且張鈞覺得,市場營銷出身的跟銷售出身的還是有差別的。市場營銷出身的,全局觀和戰略思維層面會比較強一些,能夠用整體、全盤的眼光來看待生意或是業務,看到未來5到10年,你既要有想法,又要能夠落地,有時候這點是最難的。
02
40歲陷入迷茫,他如何從零開始創業?
和許多中年職場人一樣,張鈞40歲的時候,也迷惘了。
當時的張鈞,在上海一家德資企業做總經理。在外面工作已經有將近20年了,他突然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感到迷茫,張鈞想:“打了這么多年的工,是不是可以有機會去創業了?”
說起來,這很“上?!?,在有了創業想法之后,張鈞一直在想怎么樣用別人的錢去創業。因為在他的觀點里,上海人跟別的城市的人不一樣,自己投個幾千萬進去或是把房子什么的全部拿去抵押創業,這種破釜沉舟的事情,上海人是不愿意做的。
沒有辦法,40歲決定創業的張鈞,經過精心琢磨,把自己的想法與計劃做成了一份商業計劃書,三個月后,他憑借著這份計劃書,談成了2000萬人民幣的投資,投資人是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。
張鈞說他自己并不認識宗慶后,是通過一個好朋友,這個朋友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工商管理博士,跟宗慶后是校友,他寫了一封信,附上了張鈞做的商業計劃書,一起發給了宗慶后。
整個公司籌建過程,歷時8個月,花費1200萬,比張鈞想象中的順利。本著進軍大健康行業的想法,他們創立的同源康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,是一家產銷一體化的企業,主營中高檔的米面糧油跟一些古方粥,這一步是為產品和人才累積做準備的。之后的項目開展也非常順利,3年就做到了1.2個億的營收。
03
剛嘗到創業甜頭就離開?要深刻認識自己
離開創業公司的原因,張鈞也很坦率地告訴了我們:
“第一個,是因為其實這幾年整個行業的景氣都不是很好。不像原來九幾年到兩零零幾年的那段時間那么有活力。第二個,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是比較喜歡做一把手,因為我覺得我負得起這個責任,所以有很多新項目來找我,我也會去評估這些項目是不是有機會,不會去浪費時間。
“譬如我現在所在的咖啡行業,雖然我涉足這個行業才五年,但對這個行業的to B端跟to C端的生意,還有整個行業的趨勢跟未來,我是比較看好的。還有,TNI KING COFFE這個品牌是有基礎的,我認為可能能夠把它帶到更高的一個點的企業,我會愿意去付出的更多。畢竟年齡大了,也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、精力跟能力,盡量是做到對得起自己,也對得起企業?!?/span>
當我們問出:“您對這樣的一段創業經歷,有后悔過嗎?”
張鈞笑了,他說:“沒有。我只是覺得我想做我自己,就是很固執地想做我自己。還有一個,就是其實創過業才清楚,創業成功的第一桶金都是帶著血和淚的,真的。所以還是要真實地認識自己?!?/span>
04
食品:便宜不難吃的,一定是賣得最好的
對于快消品行業,張鈞主要以食品品類為例分享了關于市場營銷的看法:
“食品的市場營銷,無非就兩種方式,一種是做市場占有率的,它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。另一個,就是在一個比較短的時間達到一個點,之后再去圖未來長期發展的。
“一般外資企業或者是大型的企業,對長期利益會考量比較多。就像我原來在聯合利華工作,和路雪前7年全部都是虧損的,但在它整個10年計劃里,它是用后面3年把前面7年的虧損全部覆蓋回來,做到盈虧平衡,這個就是做市場占有率的。它整個思路很清楚,就是等到我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一定的量,到了差不多是壟斷的地位,那我就有定價權,就是賺后面的錢,不賺前面的錢。不過這種方式這幾年是越來越少的,因為現在的企業都會兼顧短期和長期利益。
“對于我們來講,食品這一塊,最簡單的就是2個字:好吃。便宜不難吃的東西一定是賣得最好的。為什么呢?因為其實這幾年發展很快,大家的整體收入都在直線提高,但其實房地產業發展之后,把大家大部分的收入都放到了還貸上面去,而真正能夠可支配的收入只占很小一部分,就是維持日常的生活而已。所以說,線上購物也好,還有現在慢慢又起來的批發市場也好,其實還是消費降級造成的。就像金字塔一樣,看你面對的是哪一個層面的?!?/span>
05
為什么把企業的中國辦事處設在了創富港?
對于為什么會把TNI KING COFFE的中國辦事處設立在創富港,張鈞說:
“首先,這里對我來說其實就是一個辦公的地點,它能夠完全滿足我們的辦公需求,也能夠提供一些比較好的服務,而且配套設施很齊全,像是WIFI、打印機等等,這里都已經提供了,可以讓我非常地省心和放心,也能很快就直接來辦公。還有一個,就是整體的氛圍,我覺得蠻好的,裝修有一定的檔次。如果我去租寫字樓,還要自己裝修,需要花費很多錢和時間,還不能馬上搬進去,所以說,創富港對我來說各方面都是合適的?!?/span>